当前位置: 首页 > 资讯 > 详情

天天微速讯:这门劳育课,带你沉浸式体验书籍的前世今生!

来源:南京大学    时间:2023-05-22 17:04:15

为古籍除尘

都有哪些步骤?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手工造纸、活字印刷

又是什么样的体验?

从一个字到一篇文

从一张纸到一卷册

书籍的诞生史中

又发生了怎样的故事?

南京大学图书馆古籍特藏部推出的

“传统印刷装帧体验与文化传承”课程

带你穿过屏幕、越过橱窗

亲手劳动、亲身体验

今天,就让我们随小南

一起走进这门课程

体验传统文化中的劳育之美吧!

《传统印刷装帧体验与文化传承》课程以“一本书的前世今生”为内在脉络,分为八节小班化主题课,带领同学们从走近古籍、拂去尘埃开始,体验手工造纸、法帖传拓、雕版印刷、套色印刷、活字印刷、手作成书等制书流程,汇集灿然朱墨,连缀缤纷纸叶,在手工劳动中完整地体验传统书籍的诞生历程。

PART 01

走进课堂

探索一本书的前世今生

古籍除尘

拂去古书尘埃 直面中华经典

系列课程的第一讲是“古籍除尘”。在古籍修复师的带领下,同学们手执软毛刷、面团、海绵擦,悉心除拭,毛刷拂过书面的窸窣声此起彼伏,手起手落间,古籍焕然一新。《荀子》里悄然飘落的泛黄笔记,《唐诗纪事》藏书票上的闪亮姓名,惊喜不期而遇,鼓舞着同学们传承薪火、探索深埋于纸页间的学脉。课程由“讲解”和“实操”两部分组成,在老师们由浅入深的讲授中,古籍这一“冷门”领域在同学们的内心逐渐“升温”,厚重的典籍时不时闪现着盎然的意趣。

辨认藏书票上的名字

从书中发现夹存其中的读书笔记

聆听古籍介绍

手工造纸

方寸巧纳春意 妙手宣纸生花

从取材、浸泡、蒸煮,到捶打、制浆,再到抄纸、揭纸,一张纸,方寸间,容纳万千世界。在“手工造纸”课堂上,同学们亲手感受了不同类型的手工纸,利用春日落花与落叶制作创意“花草纸”,轻轻搅动纸浆,放置花瓣入纸帘,捞出吸附上纸浆的纸帘,并用小风扇加速纸的干燥。纸页轻巧,自有万千文章,带领同学们至历史与岁月的深处,感受文化之精深、文明之博大。

学习古籍修复知识

了解古籍修复的常用工具

亲手体验造纸

法帖传拓

宣纸浸润敷器物 朱墨扑拓现原本

最早的“隔纸描硬币”是什么样的?法帖传拓就是这个“小游戏”的前身。在这门课上,《三希堂法帖》中的《快雪时晴帖》《中秋帖》《伯远帖》和苏轼的《黄州寒食诗帖》等被精心制成拓版,等待着与朱墨相逢。同学们将宣纸轻覆拓板之上,打湿宣纸,以拓包垂直捶打,直至图案字迹完全显形。

在此起彼伏的捶拓之声中,活泼灵动的瑞兽跃然纸上,《寒食帖》再现风神,层层墨色洇染着如珠如玉的“快雪时晴”“年年欲惜春”,也让“长乐未央”等美好而久远的祝福愈加清晰。

了解捶拓要点

以拓包蘸取黑墨锤拓拓板

以拓包蘸取朱墨锤拓瓦当

雕版印刷

刻刀传韵,彩墨生香

以刀为笔,以木为体,以纸为桥,以墨为底。在第四节课上,书籍的诞生历程已行至印刷阶段。在知识讲授环节,同学们了解了选材、上板、发刀、打空、拉线等一系列精细的雕版制作工序,并在古籍部老师的带领下,将理论知识付诸实践。

刷子均匀沾墨,细致拂过每一个角落,留下清晰印痕,形成朱色纹样。经过固板、洒水、刷墨、覆纸、刷印、晾干等工艺流程,校歌、校训、校风、校庆标识等文字元素跃然纸上。纵横的木纹、凹凸的文字承托起中华文化的灿烂与瑰丽,文明的火种代代传承。

学习展示雕版印刷流程

亲手体验雕版印刷

雕版印刷成品

除了以上已经开展的四节课程,在接下来的课程中,同学们还将体验各类印刷技艺、装帧技术,并将走出校园,在文化实践考察中体悟诗礼江山、天下文枢的悠悠文脉。

PART 02

背后的故事

沉浸式文化传承 交互式劳动教育

万卷书从案头翻过,一部古籍诞生史,也是一部浓缩的中华文明史。《传统印刷装帧体验与文化传承》课程化解了观光式、打卡式的劳育“壁垒”,在吸纳了传统劳育课的手工劳动元素之余,充分调动手、心、脑,结合知、信、行,搭造了具有南大风格的沉浸式文化传承品牌与交互式劳动教育平台。

举办于鼓楼校区的中国传统传拓技艺互动体验

本门课程的初衷,是希望让同学们在手工创造与美育涵养中,感受“国运和文运相牵,文脉与国脉相连”,进一步理解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,明晰劳动对个人、家庭、社会、国家和人类发展所具有的重大价值,在亲身实践中增强文化自信,厚植家国情怀,成为“爱劳动、会劳动、懂劳动”、有责任担当、有家国情怀的时代新人。

本门课程的特色课程单与打卡印章

学习古籍修复相关知识

据南京大学图书馆古籍特藏部李丹主任介绍,这并不是古籍部第一次“打开门”“走出去”“迎进来”的尝试。自2018年起,南京大学图书馆先后推出了《指尖上的记忆》《毕昇之约,与纸偕老》等课程,尝试将传统技艺融入日常的教学实践,此后又陆续举办了瓦当传拓、活字印刷、藏书票套印、流沙笺制作等体验活动。越来越多的同学走进图书馆的古籍特藏部,将对古意的追摹寄托于一事一物的塑形。本门课程,是多年来的经验沉淀与探索整合,力求在心手相传、辛勤劳作间,共同讲好古籍故事、讲好南大故事、讲好中国故事。

体验拓印瓦当

本门课程也迎来了同学们的如潮好评。物理学院的郭同学在幼时学习过书法,也曾临摹过《三希堂法帖》,这门课程让她与钟爱的《快雪时晴帖》再次相遇,也让她领略了传统记忆中追求务实的艺术精神。来自文学院的殳同学是本门课程的“常驻来客”,在她的心目中,这门课程不仅让“遥不可及”的古籍更为“触手可及”,更带来了知行合一的美好体验,她体会到了古籍人“择一事,终一生”的匠人精神,也感悟出了劳动中孕育的灿烂文明与无限希望。

进行古籍修复

整理古籍

X 关闭

Copyright ©  2015-2023 今日商报网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沪ICP备2023005074号-40   联系邮箱:5 85 59 73 @qq.com